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发展规划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于: 2023年10月31日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按照省教育厅有关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黑龙江教育现代化2035》和《黑龙江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特色发展,以“双高”建设为核心,较好地完成了规划所列各项任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龙江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四五”时期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的发展建设进入到产教融合、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服务地方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一)现实基础

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双高”院校建设单位。现代学徒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有1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专业。深化教学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奖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通过IEET认证,毕业生学历得到国际认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 2 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群)获批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累计培养五届共558名高职本科毕业生。随着《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章程》的核准实施,依法依规治校进入到新阶段。2019年,学院获得黑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十三五”期间,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8287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就业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专业建设硕果累累。重点推进骨干专业建设,着力打造了土建施工类、建筑设计类、建筑设备类、市政工程类、建设工程管理类等5个全国领先、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专业群,探索构建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专业示范点。其中,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专业示范点。与大连无常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BIM技术应用学院,为BIM技术人才培养搭建了高层次平台。深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工程造价专业被评为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成立黑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建立了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推进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精细木工实训基地、市政道桥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锐捷网络实训基地、特种工艺生产性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业废水特殊浸润性生物质与油水分离协同创新中心和黑龙江省BIM技术联盟协同创新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校企混合所有制合作,培养精雕人员近千人。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酒店管理等三个专业学徒制试点项目成功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跻身于学徒制试点项目先进行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良性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教师素质显著提升。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持续改善,形成了稳定的外聘教师专家库。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教师发展数据库,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制定培训规划。选派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网络培训及各种高级研修班项目的专项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做交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累计派出教师281人次参加进修、培训和交流。举办两期教师网络培训,共计培训教师936人次,培养专业带头人50名,骨干教师126名。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累计300余人次,平均时长6个月。建成4个名师工作室,构建了以“项目+工作室”为特色的名师培养模式。打造校企一体结构化教改示范团队8个。立项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团队8个。打造校级创新创业团队3个。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

国际合作持续深入。成立国际合作办公室,积极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合作,签订了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等2个专业的《合作协议书》,互认课程达到21门,互认学分60学分,探索实践“3+1”和“3+2”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9年5月开始招生,首次招收76名学生,提升了学院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市政专业国际认证,市政工程技术专业顺利通过了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实地访评和认证。

应用科研不断发力。新增应用研究机构5个,新增国家级教育科研研究基地1个,省级研究基地3个。获得省部级教研项目及市厅级科研项目 142项,应用研究项目9项。开展横向课题20项。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9篇,在 SCI、EI、CPCI-S 等检索系统发表论文58篇。申请专利11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外观设计等专利31项。教科研获奖8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3项,省级奖项38项。累计社会培训58649人次,其中短期培训12393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46256 人次;开展技术服务经费收入218万元。

数字校园助推发展。有线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75%以上,与“十二五”期末的无线网络零覆盖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初步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户的双网隔离网络体系,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能力显著增强。网络出口带宽达到5.2G,总体满足了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网络传输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了不同类型、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系统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等先进教学设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机遇与挑战

政策效应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发展大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大发展、大繁荣的力度前所未有,我国职业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职业院校投身职业教育改革的热情被充分激发,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正在被逐步破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黑龙江省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每年数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强大社会需求,也为职业教育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为职业院校乃至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空间,营造了越来越好的发展路径氛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也愈加深入浓厚,为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竞争加剧为事业发展带来新压力。生源减少与新建本科(含独立学院)向高职本科转型给高职专科院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高职专科院校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学院必须在拓宽招生路径和生源渠道以及社会培训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深化,产学结合一头热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从宏观政策上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从学院层面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待创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影响社会服务内容、数量和水平。

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为事业发展带来新挑战。学院内涵建设还需要不断夯实。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数量偏少,强势专业特色不明显;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力度亟待加强;有影响的名师以及专业发展领军人物不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办学资金短缺制约学院快速发展,学院目前还有部分银行贷款尚未还清,内涵建设和学院发展受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等纲领性文件精神,树立新发展理念,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出发,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水平为战略主题,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根本路径,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始终坚持关注跟踪建筑行业发展前沿态势,弘扬鲁班工匠精神,传承吸纳鲁班元素,努力培养鲁班传人,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办学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为建设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为基础、以发展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导,创建本科层次的现代职业大学,培养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1.类别定位

工科院校。

2.类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

3.学科专业定位

计划到2025年学院共设47个专业,8大类,其中,国家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3个。

4.办学层次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力争建成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5.办学形式定位

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及社会培训。

6.办学规模定位

计划到2025年在校生总数达到13100人。

7.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为建设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学院实现办学层次升级、事业发展实现再一次跨越极为重要的关键期。学院根据《黑龙江教育现代化2035 》和《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要求,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坚持自身为主、外援为辅,以“双高”、“特高”、“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为载体,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社会特点,不断优化学院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学院和企业真正成为办学“双主体”。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结合学院当前校情实际兼顾长远考虑,合理确定中期发展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把学院建设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三、重点任务及工作举措

(一)加强党的基础建设

1.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创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实施“工程项目”党支部建设工程,实施非全日制学生党员“双主体”培养工程。推进“三推两强”工程,完善党支部书记津贴制度。创建党建理论研究示范党组织,提升党建理论研究水平。实施“党建+”工程,使党的建设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同频共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创建“三全育人”示范党总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系部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党员组织发展,强化积极分子培养,做好在青年学生和年轻教学科研骨干、专业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2.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大国工匠的高度出发,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双重机制建设,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思政课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创建1门思政“金课”。启动思政课精品课建设工作,将《龙江精神》、《中共党史》等两门课程为精品课建设学科。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强思政课程平台建设,每年制作实践教学平台不少于1个。主要课程案例化率不低于80%。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新建实践基地5个。强化科研导向,每年思政科研项目申报不少于3项。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备课工作,新增2所协作学校;加强与安达市先源乡中心学校思政课共建工作,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思政课建设。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开展好“大讲堂”活动。强化“课程思政”,创建院级示范课程100门、示范名师15名、示范团队15个、典型案例40个、资源库1个,创建省级示范课程10门、示范名师3名、示范团队3个、典型案例20个,创建国家级典型案例10个。

 

(二)打造一流高水平专业群

1.对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实施“383”专业群重组计划。实施专业优化重组,分类打造 3 类结合度、关联度高的专业群 8个。做强智慧城市专业群、智能建造专业群、建筑智能化专业群,打造专业群全国品牌,力争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4个。深化专业(群)结构优化调整论证,统筹考虑群内专业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调整群内专业。推进“15 联动”机制建设,建立政校行企多方联动专业群建设模式,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保障专业群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顺利通过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验收。

2.聚焦“三教改革”,打造优质改革成果。建设新形态教材,将大量生产实例及最新成果引入教材,开发适合一体教学改革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建设新形态校本规划教材60本,职业教育规划教材30本。深化教法改革,推进教改项目进课堂,建设“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8个,入选国家“课堂革命”典型案例4个。打造优质课程,将专业群内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金课”,建设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0门、省级30门,入选国家级15门。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每年评选院级教师教学能力奖10项,获省级奖5项,获国家级奖1-2项。推动教学成果奖建设,培育一批教学成果项目,力争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突破。

3.推进“1+X”证书试点精准化培养。统筹专业(群)资源,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有机衔接,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WEB 前端、建筑工程识图等技能证书先行先试,发挥学院省公办点职能,到2025 年建成覆盖建筑类专业和现代服务类专业的综合职业认证平台,面向学生、社会从业人员提供相应专业证书考试的培训与考试服务,为近4000 名学生及1500 名社会从业人员进行认证。

4.探索实践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学院重点专业建筑类卓越现场工程师高职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为基础,总结专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深入探索实践职教本科专业试点,研究人才培养新途径。到2025年,高本贯通专业达到3个,在校生人数达到900人;新开设职教本科专业6-8个,在校职教本科学生规模达2000人。

5.推进资源库建设。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有效推进学院主持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推广应用,建设专业群资源库2个。

 

 

 

 

 

 

 

(三)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1.打造实体化示范性职教集团。进一步发挥职教集团内

所有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进一步理顺集团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完善集团发展相关制度,细化合作方案和运行机制,实践以人才培养、专业共建、社会服务等具体项目为载体的合作模式,使集团内成员关系更加紧密,全面推进集团化、集约化、连锁化进程,构建共赢发展命运共同体,成为具有行业特色的职教集团。按照动态建设机制,退出一批,吸纳一批,充实集团内成员单位,每年充实5-10家。每年新增合作项目5-10个,力争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2.创造共生价值共建产业学院。深化新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形成“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实质推进协同育人、成本分担、共管共建机制,打造产业学院6个。与海尔集团共建海尔学院,与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共建锐捷产业学院等。

3.推进高水平校企合作项目。坚持“没有产教深度融合,就没有一流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出台《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加大各专业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合作企业深度合作,签订一批高水平合作项目,在全面提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术服务和创新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共享共赢。力争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3-4个;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8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2个。

4.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大胆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项目。在专业中实行“订单班”“冠名班”等多样化试点合作形式,力争在具有专业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新突破。

5.构建一流创新创业体系。系统推进“七个一”工程,构建“一流”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培养双创融合教师20人,培育双创创新团队20个。孵化中小微企业10-15家;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40-50项。

 

 

 

 

 

 

打造一流人才培养高地

1.深化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从人才培养服务领域、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等角度进行“三维度”定位,明确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质量保障等内容。建立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围绕服务领域和区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进行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2.构建“五线合一、三化并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融课程思政、项目化课程、文化品牌活动、实践体系、劳动教育“五线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保证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 50%。构建人才类型多样化培养、建立学分银行实施个性化培养、推进“1+X”证书试点精准化培养的“三化并行”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专业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新型特色专业群标准和课程标准,构建各专业群“共享、并行、互选”一体化课程体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专业、课程的全覆盖。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实施个性化培养,边实践、边学习,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修完一门课程后,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积累到规定学分总数后即可“支取”相应学历。

3.创建思政教育虚拟实践教学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虚拟现实技术有机结合,建成74个红色之旅展厅,使受众在虚拟环境中接受红色教育。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新时代龙江精神相结合,建成19个龙江精神展厅,构建思政教育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打造省内思想政治示范教学基地。

4.创建体育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拓展运动训练设施,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增强学生信心,调整身心状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购置1套学生身体健康测试设备,为学生身体健康测试提供保障。

5.创新就业工作持续发展。创新就业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就业”网上平台和渠道,访企拓岗,广纳资源,开展网上招聘,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抓好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工作,将就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大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引导毕业生留省就业。并做好校友工作。

 

 

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养

1.打造一流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校企一体结构化创新示范团队,培养项目团队工匠精神,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每年遴选建设结构化创新示范团队5个。力争入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力争培育省级名师3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人。力争到2025年“双师型”专业教师占比保持在80%以上。培养专业带头人48名,培养骨干教师120名。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认证,每位教师三年参加 1 次认证。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计划引进专任教师165名。到2025年,学院教师总数达到532名,其中正高职65名,占比12%;副高职160名,占比30%;中级255名,占比48%;初级以下52名,占比10%。

3.推进“3+N”培养项目建设。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重点打造大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国际工作站,吸收N 个企业和国外高校参加平台共建,服务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实施外聘教师专家库建设计划,组建学校外聘教师“金智库”。外聘授课比例不低于 50%。“十四五”期间,计划累计聘任外聘教师675人。

4.构建一流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新入职教师需参加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锻炼,入职后的五年内须有不少于半年的企业实践经历。支持教师在职研修,鼓励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提升学历层次。到2025年,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15%;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达到430名,占比80.83%;本科及以下教师85名,占比15.97%。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鼓励教师申请和评定多种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支持80人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5.建设一流教师管理体系。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开展教师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梯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指导与咨询等活动。每年举办校内教师培训及讲座,每学期开展名师面对面、课程观摩交流、教学公开课。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认证,每位教师三年参加 1 次认证。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研发集管理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教师发展平台,包括教师信息管理模块、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块,教师交流模块、项目申报模块,发挥平台大数据优势,为学院教育教学、行政决策、教师发展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品质的提升。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管理体系,完善师德建设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师德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融为一体,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探索建立教师教书育人诚信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教师在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方面整体水平。

7.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上级关于绩效工资分配的有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探索奖励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完善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分配激励机制,适度向教学一线、优秀人才、双师型教师倾斜,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8.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搭建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提升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学院发展。进一步落实学院精细化管理举措,重点推进精细化管理品质的养成,全面总结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打造一支专业文化程度高,符合高职教育特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以专业化、职业化、事务化、精细化为原则,以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服务优良为目标,提升管理干部的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学院的管理水平。构建一流管理体系,秉持“服务发展、引领方向”的宗旨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研发集管理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平台大数据优势,为学院教育教学、行政决策、教师发展服务,促进学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提升应用科研能力水平

1.提升科研效能。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现有科研管理制度,将成果推广应用绩效及贡献纳入业绩考核,建立以技术技能导向的评价体系。增加经费投入,每年科研经费投入123万元,共计615万元,其中科技成果奖励400万元,科研项目资助经费210万元,调研及学术交流等其他投入5万元。申请增加科研机构9个,其中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6个,社科研究基地3个。

2.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建设多层次社会培训服务体系,建设面向龙江农业农村技能培训、 建筑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建筑业企业岗位培训、“双证书”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多层次培训服务体系。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和社会服务活动,做好三下乡社会服务。搭建建筑施工、市政工程领域建设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打造基于专业研究校企合作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依托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工作,成立新技术协同孵化基地,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和成为行业或区域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研制新型材料2项,培养高层次人才3人,申请发明专利3项,推广应用企业1家,研制新产品2项,孵化6个项目。通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研究中心,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工艺美术大师曲学英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合作,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意产品制作。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大团队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与省装配建筑产业园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应用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装配式建筑技术教学与应用合作研究基地。

3.推进重大项目申报。开展国家、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申报省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1项,提升基础理论水平。立项应用科研项目研究5项,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提升创新团队应用技术研发水平。

4.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每年开展中国建设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立项研究20项,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研究20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研究10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研究6项。

5.打造高质量科研成果。通过“特高”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及研究,取得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发表核心论文70篇,出版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35项,获得厅局级以上奖项20项。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1.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深化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合作,联合立项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等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教育项目。开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专业标准3个、课程标准20个。依托中英职教联盟,开展专业共建、教师国际化培养、学生注册学习,毕业获得中央学历证书和英国国际职业证书。开发中英合作项目1个。

2.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专业群优势核心专业认证为引领,开展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每年参加 IEET 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研习会。每年组织认证实操训练营,促进教师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开展14个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推进国际职业教育服务。与中建八局、中建新疆建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海外员工培训基地和“鲁班工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培养本土技术技能人才,输出职业教育“中国方案”。共同开展技术技能培训400人次,开发教材2本,教学项目10项。开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2项。

 

 

 

 

(八)完善校园基础设施

1.解决建设用地指标。加强与地方政府自然资源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呈报相应材料,力争早日解决55万平方米土地没有建设用地指标问题。

2.推进竣工项目验收。开展已建成项目的规划核实和竣工备案工作,推进教师公寓的消防验收任务。

3.改善办学硬件设施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学生宿舍和生活服务辅助用房、图文信息中心、体育馆、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推进格园4号学生公寓项目建设。

 

 

 

 

 

 

 

(九)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使校园网络通达各个楼宇(含新建建筑);校内无线网实现无感知漫游;具有较充足的带宽资源;完善技防、监控以及其它专用网络;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最终实现与学院整体定位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2.建设共享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的使用,搭建数据共享中心平台。制订适合学院业务流程的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各类数据从产生、使用、存储、修改到删除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学院信息化系统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搭建综合数据整合平台,逐步实现OA、教学平台、一卡通、图书、资产和后勤等管理系统间数据的交互和共享。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校园助手”。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提供跨部门立体式的人事、教学、学工、校企合作等综合查询服务,提供多维度统计报表,为学院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3.建立应用信息系统。

完善覆盖学生、教工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信息系统,实现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校企合作、行政管理、后勤管理、校园一卡通等关键业务信息化,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有效数据集成,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

4.推进服务与流程统一。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的完善,实现校内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实现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学生、教师的个体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十)推进校园文化育人

1.实施环境建设工程。在图书馆内建立校史馆,设立刘达人物雕像。文化阵地LED声光电的升级改造工程,全方位实现校园环境建设的宣传服务作用。美化室内、外公共空间,更新路标、楼宇标识、改造校园内烟囱的外部形象,建设打造“行知”文化长廊、热能文化展示园。改造校园文化展厅,打造陶艺工作室,推进公共办公区域的升级改造。

2.实施师德师风文化建设工程。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和教职工职业道德标准评价办法,引导教师做新时代“四有”教师。促进教师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加大教师海外培训的力度。

3.实施信息文化建设工程。完善智慧校园平台,推动学院官方网站建设,规范系部二级网站建设。强化公共账号建设与管理,加强微博、微信的体系建设。实现融媒体对学院宣传阵地建设的推动助力,彰显高职精神,弘扬学院特色,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双高型”院校,推进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创建。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制定应急预案,把好网络舆论关口。

4.实施学生个性化人文素养工程。推动社团的特色建设,重点扶持1-2个创新创业社团,重点培育2-3个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建立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继续“三下乡”、学雷锋、“龙建院大讲堂”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鲁班文化节”、“非遗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文化品牌。

5.实施服务育人文化工程。大力开展辅助育人工作,推动教辅建设服务育人、后勤管理服务育人、大师工程服务育人、校园环境服务育人、课程诊断改进服务育人,形成育人工作全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6.打造四位一体的质量文化。加强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诊断与改进工作。通过以上五个工程的实施,建设校园环境、校风建设、信息文化、服务育人四位一体的质量文化,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四、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切实加强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营造人才强校浓厚氛围。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纵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三不”,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完善机制制度。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健全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深化学院《章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学院《章程》,引领学院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既有制度的废立改工作,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框架。加强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以转变职能、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完善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业绩考核与奖惩力度充分发挥工资薪酬的激励功能,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着力组织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由学院党委统筹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实行定期专题研究制度和领导班子成员定向联系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明确规划责任分工,学院有关职能部门要动态关注、监督、督办专项规划的实施。对规划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性人物,制订时间表、路线图。

确保资金投入。积极拓展思路,利用增加招生数量、争取财政资金、专项建设资金、企业赞助以及校友捐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为学院“十四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充裕的经费支撑。优先保证人员经费,集中力量加强教学投入和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基本建设,努力使办学基本条件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坚持开源节流、节俭办学,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通过盈余的积累撬动发展的杠杆,努力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